无标题文档

实践砺青春,奋斗正当时 | 我校“扬帆青耘”实践团在鄂尔多斯触摸绿色转型的脉搏

2025-08-25

为深化校地合作,引导青年学子深入了解地方发展实践,感受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在刚刚结束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沈阳工业大学“扬帆青耘”实践团携手中国人民大学、长安大学、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北方民族大学、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各单位代表实践团联合深入鄂尔多斯能源腹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新能源产业发展”主题,开展深度调研实践活动。活动中,青年学子们深入产业一线,用脚步丈量转型热土,用智慧观察绿色崛起,共同见证了传统能源之城迈向绿色未来的华丽转身。

图片

1红河情砖厂:煤矸石的“绿色重生”

在红河情砖厂,沈阳工业大学“扬帆青耘”实践团联合来自其他五校的学子们共同亲眼见证了如何将煤矿废料煤矸石“点石成金”,通过先进技术制成远超国标的高强度环保砖。跨校团队对砖块性能、环保指标进行了初步评估,并与厂方深入探讨了技术推广潜力。全封闭自动化车间的粉尘零排放系统尤其引发沈工大学子的关注,团队与厂方技术人员深入探讨了粉尘收集效率的优化空间,形成了多条具体的技术改进建议,体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能力。

2巴日图塔村光伏项目:环境与能源上的共赢

走进乌兰木伦镇巴日图塔村光伏项目,六校青年被“牧光互补”的创新模式所吸引。大规模光伏板高效利用太阳能,板间种植牧草、建设生态牧场,实现了能源生产与荒漠治理的协同。沈工大“扬帆青耘”实践团从“光伏板布局与太阳能利用率”的专业角度切入,提出“板间距设计对牧草生长光照的影响”“极端天气下光伏板的抗风性能与生态牧场的协同防护”等深度问题,得到专业人士的赞赏,六校学子们热烈交流,进行跨校际、跨学科的深入研讨,共同探索这条生态优先的绿色经济新路径。

3现代能源研究中心:传统能源的科技突围

在鄂尔多斯现代能源研究中心,六校实践成员们齐聚一堂。动态沙盘展示了煤矿绿色转型、风光并网及氢能储备的全链条技术蓝图。学子们面对光伏消纳率92%、风电预测精度90%、氢能“制储运用”一体化等前沿成果,跨校团队围绕模型数据、预测算法及政策支撑体系展开了仔细的相互探讨与专业提问,并与研究中心专家进行了多学科、高维度的研讨。这里没有怀旧,只有对能源未来的精密测算,六校学子共同触摸到了转型的“智慧大脑”。

4隆基光伏产业园:光能革命的“中国芯

在探访全球光伏龙头隆基绿能产业园的过程中,六校学子们共同见证了“用阳光制造阳光”的奇迹。全球领先的BC组件转换效率(95.81%)、HiMO 9产品的低度电成本、全程光伏电驱动的46GW单晶硅项目以及破解沙尘难题的防积灰技术,都让实践团成员们赞叹不已。沈阳工业大学学子提出“改进切割刀具角度提升硅片利用率”的建议引发技术人员兴趣。多校学子就生产工艺优化、能效管理及智能工厂运营等具体问题,联合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

5现代能源研究中心:传统能源的科技突围

在远景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现场,六校师生被500兆瓦规模的“风光互补”和智能储能系统(日储30万度,转化率85%)所震撼。智能调配弥补间歇性发电缺陷,项目年供电10亿度,更创造了大量就业,“扬帆青耘”团队从经济效益角度核算了项目的投入产出比,通过分析年供电10亿千瓦·时、日储30万度等数据,结合牧民收入翻番的就业数据,形成了《风光储项目综合价值评估表》。聚焦储能技术与本地就业转型的六校成员们,分组协作调研智能调度系统运行和牧民技能培训情况,对其进行初步评估,并联合与项目专家交流探讨,使调研成果更加扎实。

“扬帆青耘”团队以“专业深度+跨校协作”的模式,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青春智慧。此次六校联合实践为实践团成员们提供了更丰富的跨学科视角和更扎实的一线数据。从红河情砖厂“点石成金”的固废重生,到隆基光伏驱动零碳闭环的尖端技术;从远景风光储奏响戈壁“能源交响乐”,到现代能源研究中心布局氢能未来——鄂尔多斯正以科技与智慧重塑“能源腹地”的基因。高校专业特色与地方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能碰撞出强大的创新动能。

沈工大学子用脚步丈量能源热土,用知识服务绿色转型,在鄂尔多斯的绿色画卷上,留下了属于工科青年的深刻印记。


共青团沈阳工业大学委员会

2025年8月25日  

上一条:实践砺青春,奋斗正当时 | 我校“扬帆青耘”实践团在在草原深处见证乡村振兴的脉动 下一条:沈阳市学联学生会组织风采展示——沈阳工业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