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沈阳工业大学校科协一行人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开始了求索创新创业之路的第一站,采访了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车库咖啡CEO金子森。
我们进入车库咖啡进行了深度交流,参观了车库咖啡提供的浮孵化产地。其间,就“对大学生创业有何看法”、“大学生创业需要的必备素质”、“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失败”等问题进行了采访。“当代大学生对于就业有求稳、较为激进、权衡型三种,而我们需要多体验来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阅读、学习、实践、思想、技能、心态等等都是创业必不可少的条件;创业率本身也不高,一方面是我们身处的环境,应该学会适应,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本身掌握的知识还不够丰富、阅历少。”金子森如是说。最后他送给当代大学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寄语。
7月20日,在北京中关村微软大厦,小组全部成员共同参与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进化新势力的会议。
微软加速器CEO罗斌和我们进行交流,给我们说了大学生在大学时期要想创业必须先做好两个方面:第一,学习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第二,要确立好并明确自己的目标。 逸创云客服副总裁张斌和大家分享了《互联网+时代营销服务新渠道探索与应用》并和大家讲述了当今创新创业的发展方向,使大家对创新创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中国创新创业建设的发展步伐,给更多的创业者一个机会,使更多的人了解了当今社会下创新创业发展的大趋势。小微律政联合创始人杨明和我们分享了《如何进行有效的融资》,在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融资的同时也给我们讲解了一个创新企业应该具备的服务理念:客户至上,诚信第一,创新发展,精准求实。对于一个新企业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进行有效的融资,这样才会有一个更好的后期的发展。
7月21日上午,校学生科协一行人来到了中关村软件园东软集团大楼。东软集团天津基地总经理刘继先讲述了东软集团创立与发展。刘老师为大学生创业提出了建议,大学生创业的需求:勇气,自信,创新,合作,持续学习,沟通,激情,坚持。创业不成功的因素有人脉、资本、市场、经验。但是刘老师认为创业不成功对就业也有很大的帮助。什么是成功?逐步地实现事先设定的个人的有价值的目标过程。调查显示87%的人没有目标,10%的人心中有目标,3%拥有书面目标。这些人也分别成为了平庸人,优秀人士和卓越人士。刘老师也为我们推荐了《平凡的世界》、《人性的弱点》两本书籍。最后刘老师总结到创业并没有失败,学生应该全面成长。
7月21日下午,沈阳工业大学科协造梦者全体组员在薛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北京清华科技园深入学习,我们与启迪控股之下的启迪之星创业者、Tsinghua X-lab创业者兼清华校友吴海港进行了沟通交流,探讨了Tsinghua X-lab如何面向清华各院系学生、校友提供创意创新创业的相关服务,通过多种交流平台,促进跨学科团队的融合协作。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Tsinghua X-lab充分并且合理地运用了清华大学强大的校友资源为大学生以及毕业生提供一个丰富的的人力资源保障以及资金引进保障Tsinghua X-lab将努力成为全球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典范。随后,我们在清华校友吴海港的陪同下,进入清华大学i.Center与其负责人张老师进行探讨,近年来,i.Center结合清华“三创融合,本研协同,三位一体(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三创教育服务平台。其中,我们着重参观了i.Center创客空间活动室,并且亲身体验了i.Center的价值所在,物理空间的变化,实际上极大的反映了教学模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场所和设施,不仅体现了创客精神,也符合学校推动的OBE(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构建主义学习等理念,在此次参观学习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沈阳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建设项目也可以向清华i.Center学习相关理念,打造校园中最具吸引力的梦想实现基地。
通过此次创业之路北京行,我们对创新创业的了解更加深刻:创业者应该改变思想,不要把创业的重点放在是否成功这一结果上,而更应该注重创业过程中的思考、领悟和验证自己对某领域的适合程度。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还应多实践,开阔视野,累积社会经验。我们相信,在万众的努力下,中国的创新创业在有识青年一代的引领下必将走向新的辉煌!